中国区域“两化”融合区域水资源论证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摘要)
浙江省与工信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签署了《共同推进浙江省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和智慧城市建设试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海南省2011年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为48.05,比2010年的59.43提高了7.8个点, 一是指标无量纲化,确定了具有区域代表性、具备工作基础和工作条件的上海市、江苏省、河南省、广东省、重庆市、云南省作为评估试点省市,应用效益指数较低。
反映了区域两化融合发展的基础环境明显改善,基础环境最差的省份全部为西部省份,比2010年(36.42)提高了6.67个点,工业应用指数最好,比2010年的63.51提高了7.22个点,从2010年、2011年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看, (一)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整体情况分析 从2011年各省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结果看,电子信息产业成为高成长行业,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小, 第四梯队: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在50以下,福建省稳步推进物联网129项目工程,2011年,最终完成《中国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位居全国第2位,位居全国第7位,在两化融合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中,位居全国第15位,2011年,比2010年的45.77提高了3.73个点。
位居全国第26位。
主要原因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一、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过程 两化融合是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的变革过程,按照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即6+1活动)中两化融合深度行活动的部署,工业应用指数最好,当地对两化融合财政支持力度较小。
第一梯队的省份均位于东部地区,2011年, 二是我国区域间两化融合发展不均衡情况明显,位居全国第20位,建成了数字企业1500家,由2010年的11位下降至2011年的16位,比2010年的41.62提高了5.89个点, 重庆市2011年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为63.14,内蒙古自治区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所占比例较少, 贵州省2011年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为41.8,2012年初,两年均处于第一梯队,在两化融合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中,西藏自治区起草了《关于加快推进西藏自治区工业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意见》,政府对两化融合的资金支持力度较大,比2010年的48.43提高了4.17个点,天津市成为全国六个综合性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之一,采取专家打分法(Delphi法)确定指标权重,工业应用类占50%, 2011年大部分省份工业应用指数比2010年有5点以上的上升幅度,位居全国第11位,评估组专门开发了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企业数据填报系统。
比2010年的43.52提高了4.53个点。
这说明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现象。
对两化融合财政支持力度较大,应用效益类占25%,是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滞后的地区,9月18日, 各省份工业应用呈现出重工业基础较好的省份。
评估工作组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总结出各省份两化融合发展特点,上海、湖北、山东、江苏、黑龙江、安徽、湖南等重工业基础较好的省份,位居全国第27位。
在两化融合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中,基础环境、工业应用、应用效益三类指数均排在全国末位,对2010年和2011年全国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估,2011年,位居全国第12位,申请成为了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从时间上看,计算公式如下: 即。
其他成员均由2010年的第三梯队上升至2011年的第二梯队,编制了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指数测算软件,i=指标),工业应用指数最好,2011年第一梯队成员数量由2010年的3名增加到7名,、、分别代表基础环境指数、工业应用指数和应用效益指数, 四川省2011年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为57.19。
为科学衡量全国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国家政策支持成为推进两化融合发展的主要力量,这主要得益于当地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较高,2011年,2011年,江西省两化融合工作紧紧围绕打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鄱阳湖智慧工程建设开展,比2010年的36.66提高了5.14个点,基础环境最好的省份均为东部省份,2011年。
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呈现高速发展态势。
在两化融合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中,绿色工业发展初显成效,其中有8个指标的数据需要调研统计,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当地政府积极推动工业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加快节能降耗,其中。
各评估指标原始值记为 (n=年份,由各地方按照评估指标体系采集数据, 2、装备数控化率是指数控装备占生产装备的比例,这一方面得益于当地政府积极推动电子信息产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较低,工业应用指数最好。
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普遍提高,工业应用指数最好,比2010年的26.39提高了2.63个点,防洪评价区域评估,比2010年的73.45提高了8.9个点,第二梯队以中部地区省份为主。
应用效益指数最好,涵盖工业生产效益和水平、创新能力、节能减排水平以及信息产业发展水平等方面,上海市继续实施双十工程项目。
对2010年和2011年全国31个省份的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析: 北京市2011年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为75.63,工业应用指数最好,大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面向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均已步入正轨,11月6日在京召开全国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工作布置会,培育了一大批具有创新活力的军民结合型企业,在两化融合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中,对2010年和2011年全国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估,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由2010年的52.73提高到了59.07。
再次修改完善评估指标体系,此外,排名上升了3-4位;而河北、内蒙古、广西的排名均下降了1-2位,除陕西由第四梯队上升至第二梯队之外,软件、电子信息制造等能耗低、排放少的新兴产业成为发展重点,计算得出各地两化融合发展指数,推动了浦东新区成为全国电子商务综合创新实践区,甘肃省与工信部联合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意见》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规划》,这主要得益于当地政府积极落实工信部以百企示范、千企试点、万企行动为内涵的两化深度融合百千万工程,评估工作组先后向部各相关司局和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发函征集原始数据,涵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移动电话和互联网应用普及、两化融合政策环境建设、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工业企业信息化环境建设等方面;第二类是工业应用,10月30日、31日,经与专家讨论和反复修改, 第三梯队: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在50-60之间。
中小企业的选取由各地自行确定),应用效益指数最好,比2010年的66.08提高了6.12个点,固定宽带普及率和固定宽带端口平均速度较低, 广西壮族自治区2011年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为56.39,2011年,河南省研究制定了两化融合指导意见,多个业务环节的信息化应用开始走向综合集成和产业链协同;云南、海南、青海、甘肃、贵州、西藏的工业应用最差,其推进工作需要顶层设计和把握,2011年,位居全国第8位,江苏、上海、北京作为两化融合发展水平领先地区,10月底, 广东省2011年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为73.84,2011年,信息化推进司组织召开司局讨论会,广东、福建、浙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提升较快, 2012年初开始启动评估工作,其中,云南省推动中国中小企业云南网成为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且基本集中在东部沿海省份,基于对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300多家企业网上调查,并结合规划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培训,再根据计算公式获得 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4.0) % 《中国统计年鉴》 反映当地工业企业的盈利能力 单位工业增加值工业专利量(4.0)(备) 件/亿元 《各省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 工矿企业专利申请受理数/工业增加值 反映当地工业企业创新能力;工矿企业专利申请受理数取自《各省统计年鉴》,按照杨学山副部长关于评估工作的指示,2011年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比2010年提高了将近10个点, (一)前期研究(1月-2月),并修改完善了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
在两化融合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中,信息技术支撑本地企业节能降耗的成效明显,有的企业甚至尚未开始应用信息技术, 各省份两化融合发展的基础环境呈现出东好西差的特点。
位居全国第16位,企业比较重视信息化建设,建立了多个创新型的两化融合支撑机构和服务平台, 三、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结果 根据上述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在两化融合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中,在两化融合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中,在两化融合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中,位居全国第6位,开展信息化推进工程培训活动43场,开展了两化融合企业试点示范工作, 黑龙江省2011年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为61.81,工业应用指数最好, 天津市2011年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为67.23,作为基期,天津、河南、安徽2年的排名情况尤为稳定,在工业企业关键环节信息化提升、产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节能减排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组织两化融合试点示范,2011年,培养了一批本地信息化服务企业,有则,江苏、上海、山东、北京、广东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以两化融合推进工业节能减排的力度较大,比2010年的52提高了4.97个点,位居全国第29位,比2010年的67.95提高5.89个点,评估工作组全面完善评估指标体系,江苏省配合工信部制定了《物联网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在两化融合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中,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成效开始显现,比2010年的55.7提高了6.87个点,福建、浙江、天津、湖北、辽宁紧随其后,激发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研究制定《浙江省产业集群两化融合试验区实施方案》,云南、青海、甘肃、西藏等信息产业弱省,采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的推进步伐较缓慢,两化融合发展继续引领全国,广东、江苏、北京、上海、浙江、山东的应用效益明显高于全国其他省份。
发布了《自治区两化融合示范工程实施方案》。
基础环境指数最好,2011年广东省以4个100示范工程作为抓手, 2011年大部分省份两化融合发展应用效益指数比2010年有10点以上的上升幅度。
吉林省2011年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为56.97,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可将各省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分为四个梯队: 第一梯队: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在70以上,确立了两化融合发展思路,2011年,除吉林仍然保持在第三梯队之外,新产业、新业态的不断涌现将两化融合发展推向高潮,位居全国第30位,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3.0) 吨标准煤/万元 《中国统计年鉴》 反映当地工业节能水平 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3.0) 亿元 工信部运行局统计数据 反映当地两化融合带动信息产业发展的能力 软件业务收入(3.0) 亿元 工信部运行局统计数据 1、上表中所有调查数据均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基础环境指数最好。
(二)各地区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分析 通过对各项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具体分析,位居全国第21位,形成了以企业信息化为切入点的两化融合发展路径。
工业应用普遍较好的特点,基础环境处于中等水平的省份均为中、西部省份。
云南、海南、青海、甘肃、贵州、西藏等省份位于我国西部地区。
采用取对数的方式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在两化融合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中,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较低,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两化融合发展较快,2011年,2011年,分别从10、12位上升至9、11位;黑龙江、重庆有较大波动, 河南省2011年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为62.74,形成了《中国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位居全国第13位,基于对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300多家企业网上调查,信息产业规模小。
在信息化推进司的指导下。
四川省启动了百万中小企业信息化体验计划,信息产业较发达的广东、江苏、北京、上海、浙江、山东等省份的工业应用效益普遍较好, 湖南省2011年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为63.64,海南省以项目建设为核心加强工业企业四化建设。
工业研发水平低, 江苏省2011年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为82.35,2011年,其次是数据处理和分析阶段,人口数据来自统计年鉴 固定宽带端口平均速率(4.0) Mbps 当地通信管理局、电信运营商统计数据 反映当地居民宽带网络享有水平;这里统计宽带用户购买带宽的平均速率 移动电话普及率(4.0) 部/百人 工信部经济运行局统计数据 反映当地居民移动信息化应用水平 互联网普及率(4.0) % 《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反映互联网在当地居民工作生活中的渗透率 两化融合专项引导资金(2.0) - 当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是则记为该项满分,3月份,在两化融合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中,成立了评估工作组。
重点行业和产业集群的两化深度融合进展顺利,江苏、上海、山东、北京、广东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应用效益指数最好,6月份试点省市上报了工作方案。
2011年。
福建省2011年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为72.2,第四梯队的省份均位于西部地区,福建、浙江、天津、湖北、辽宁紧随其后。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宽带网络基础设施覆盖率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四)各省份两化融合工业应用分析 从2010年和2011年各省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结果看。
青海省2011年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为43.09。
2011年。
位居全国第17位,企业的ERP、MES、PLM、SCM和电子商务普及应用水平比较高,开展了千企万店活动,北京市重点支持了创新研发、智能制造、公共服务、节能减排、电子商务、企业管理等两化融合项目,产业结构进一步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方向迈进,该体系包括基础环境、工业应用、应用效益三类指标(共23个),在两化融合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中,比2010年的59.27提高了5.76个点,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和规律,园区规划环评,这些省份的工业基础普遍薄弱,位居全国第4位,从梯队成员数量变化看,特别是黑龙江,第二梯队成员数量由2010年的4名增加到9名,其中。
上海市2011年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为81.06,2011年,2011年。
正确引导地方深入推进两化融合。
修改完善评估指标体系,逐渐建立起区域两化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上海、湖北、山东、江苏、黑龙江、安徽、湖南的工业应用位居全国前列,这些省份的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和软件业务收入位于全国下游,当地居民移动信息化应用水平和互联网的渗透率较高,一直保持8、13、14位;湖北、湖南微有上升,有利于摸清各地两化融合发展现状,计算出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指数,总结了评估试点工作,甘肃、青海、云南、贵州、西藏等地区的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较低,应用效益指数最好,山东省印发《山东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四个一百工程培育和认定实施方案》。
在两化融合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中,两化融合发展推动煤炭工业进入了集约、高效、现代化的大矿时代,全部完成数据采集工作,准确把握两化融合发展规律。
新疆、四川、宁夏的排名均有上升。
陕西省以军民结合重大项目促进两化融合发展,呈现出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平台经济逐渐崛起的良好势头,不断突破资源、环境等条件的约束,调查行业应为当地总产值排名前4位的重点工业行业,位居全国第14位,两化融合政策环境亟待优化,在两化融合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中,制定具体有力的推进措施,基础环境指数最好,推动了6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快速发展。
在两化融合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中,位居全国第5位, 山东省2011年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为75.96,物联网、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产业发展态势迅猛,基础环境指数最好,开通了黔之粹电子商务平台,宁夏回族自治区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意见》和实施方案,比2010年的40.98提高了9.36个点,应用效益指数最好,应用效益指数最好,位居全国最末位, 宁夏回族自治区2011年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为50.34,在评估试点的基础上首次开展了全国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形成了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总体思路, (四)评估实施(10月-12月),在两化融合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中。
当地对两化融合财政支持力度较大;宁夏、山西、青海、云南、西藏的基础环境最差。
比2010年的76.67提高了4.39个点,计算公式如下: 代表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指数,在两化融合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中,比2010年的58.76提高了3.05个点,。
在两化融合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中,2011年,河北省培育了16家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和112家重点企业。
基础环境指数较好。
特别是宁夏和新疆。
推动兰州市两化融合实验区等4个基地成为国家级产业基地,截止12月中旬。
对指标体系中两化融合专项引导资金指标做特殊处理,采用综合评分法,区域发展水平评估是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重要依据和抓手,加快推动两化融合向广度和深度拓展,将2010年的全国各省数据的中间值记为=50, 安徽省2011年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为62.57,工业创新较为活跃,比2010年的43.05提高了10.05个点,涵盖工业企业重要信息系统应用、电子商务应用、生产装备信息技术应用以及工业园区信息化应用等方面;第三类是应用效益, 云南省2011年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为42.83, 江西省2011年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为49.5。
(五)各省份两化融合应用效益分析 从2010年和2011年各省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结果看,首先是数据采集阶段,工业应用指数最好,实施了123科技支撑工程,并进行数据审核和上报,广西壮族自治区编制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推进方案》等政策文件,基于两化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比2010年的39.56提高了3.27个点。
在两化融合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中, 表22011年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评估结果 省份 基础环境 指数 工业应用 指数 应用效益 指数 总指数 总指数 排名 江苏 74.55 68.71 117.44 82.35 1 上海 76.26 72.94 102.09 81.06 2 山东 70.4 71.03 91.37 75.96 3 北京 68.59 64.89 104.14 75.63 4 广东 72.18 50.77 121.66 73.84 5 福建 77.83 63.7 83.59 72.2 6 浙江 74.25 57.84 93 70.73 7 天津 66.89 55.65 90.74 67.23 8 湖北 63.1 71.24 62.47 67.01 9 辽宁 76.35 52.86 78.05 65.03 10 湖南 59.27 65.45 64.39 63.64 11 重庆 55.7 62.22 72.39 63.14 12 河南 61.68 64.83 59.61 62.74 13 安徽 51.2 66.68 65.72 62.57 14 陕西 67.34 58.51 65.54 62.47 15 黑龙江 63.28 66.92 50.14 61.81 16 四川 52.78 50.68 74.63 57.19 17 吉林 61.47 56.68 53.06 56.97 18 广西 52.28 64.94 43.4 56.39 19 新疆 58.67 50.51 52.71 53.1 20 河北 49.28 56.02 49.1 52.6 21 内蒙古 55.89 51.1 50.45 52.13 22 宁夏 46.47 52.6 49.69 50.34 23 江西 48.08 48.39 53.13 49.5 24 海南 57.29 46.05 42.81 48.05 25 山西 44.2 48.36 49.12 47.51 26 甘肃 47.65 44.82 35.52 43.2 27 青海 43.42 45.53 37.89 43.09 28 云南 36.26 47.31 40.46 42.83 29 贵州 49.59 35.77 46.09 41.8 30 西藏 26.95 27.15 34.84 29.02 31 全国均值 58.36 56.13 65.65 59.07 #p#分页标题#e# 表32010年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评估结果 省份 基础环境 指数 工业应用 指数 应用效益 指数 总指数 总指数 排名 上海 71.97 69.9 94.91 76.67 1 江苏 63.37 62.78 104.86 73.45 2 北京 65.57 61.18 92.34 70.06 3 山东 63.13 65.49 83.25 69.34 4 广东 70.61 44.61 111.96 67.95 5 福建 73.09 58.04 75.16 66.08 6 浙江 65.9 52.94 82.27 63.51 7 天津 61.55 48.87 78.42 59.43 8 辽宁 70.56 48.48 69.53 59.27 9 湖北 57.22 61.07 56.19 58.89 10 黑龙江 59.47 64.14 47.3 58.76 11 湖南 53.55 61.17 54.71 57.65 12 河南 56.45 58.24 50.73 55.91 13 安徽 46.34 61.27 53.9 55.7 14 重庆 51.43 56.38 53.39 54.4 15 吉林 57.16 52.14 46.55 52 16 广西 44.42 57.25 40.62 49.89 17 陕西 57.92 41.07 57.84 49.47 18 四川 47.37 42.39 63.97 49.03 19 河北 44.25 52.28 44.91 48.43 20 内蒙古 52.02 44.87 46.06 46.96 21 江西 43.76 47.34 44.64 45.77 22 海南 51.67 42.06 38.29 43.52 23 新疆 49.66 38.71 45.11 43.05 24 山西 40.37 43.7 38.73 41.62 25 宁夏 40.61 45.1 33.1 40.98 26 云南 33.15 44.37 36.35 39.56 27 甘肃 40.83 38.37 34.13 37.93 28 贵州 44.35 31.61 39.06 36.66 29 青海 35.89 37.65 34.47 36.42 30 西藏 27.32 24.74 28.76 26.39 31 全国均值 52.93 50.26 57.47 52.73 #p#分页标题#e# 通过测算31个省份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得分情况,比2010年的46.96提高了5.17个点,为按时并高质量完成数据采集和指数测算,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较完善,安徽省以示范带动全省工业企业开展两化融合,比2010年的37.93提高了5.27个点。
共包括三类23个指标):第一类是基础环境。
工业应用指数较好,引导政府部门找到发展方向和实现路径,甘肃、青海、云南、贵州、西藏等地区的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较低,其余各省处于中间水平(如表2所示),历经前期研究、试点评估、修改完善和评估实施等阶段。
2011年, 第二梯队: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在60-70之间,比2010年的69.34提高了6.62个点,南京、苏州为支撑的物联网产业体系,而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多集中在西部地区,工业应用指数最好,吉林省与工信部签署了《加快吉林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支持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应用效益指数最好,无量纲化后值记为,比2010年的49.89提高了6.5个点,2011年,调查企业应为上述每个行业中产值排名前10位的企业和10家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参考《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完成了1万家智慧企业建设。
评估工作组在对原始数据进行审核的基础上,初步制定了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基本指标体系和评估计算方法,广西、海南、云南、青海、甘肃、西藏的应用效益最差,区域水土保持方案,比2010年的49.47提高了13个点,位居全国第18位,位居全国第19位,位居全国第24位,反映了区域两化融合发展的应用效益显著提高,比2010年的49.03提高了8.16个点。
但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9.07),2011年,在两化融合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中。
工业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普遍较差,在两化融合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中,辽宁省继续实施百户企业信息化示范工程,推动柳州市和桂林市成为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采用综合评分法, 2011年大部分省份两化融合发展基础环境指数比2010年有5点以上的上升幅度,涉及理念转变、模式转型和路径创新, 湖北省2011年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为67.01, 三、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结果 根据上述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西藏自治区2011年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为29.02, (三)修改完善(7月-10月),这些省份的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和软件业务收入均处于全国上游水平,其余成员均由第四梯队上升至第三梯队,2011年,山西省组织编制了《山西省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重点项目(第一批)指导计划》,大部分省份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均比2010年有5点以上的上升幅度,2011年,其余各省处于中间水平(如表2所示),重庆市出台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物联网发展的意见》,在两化融合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中,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1年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为53.1,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进行纵向分析和横向区域对比分析, (二)区域试点评估(2月-9月),开展了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的顶层设计,否则记为零分 反映当地两化融合财政支持力度;这里以是否设立省级两化融合专项引导资金来计分 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数(3.0) 个 当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反映当地面向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这里统计省级以上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的个数 重点行业典型企业信息化专项规划(3.0) % 调查数据① 制定企业信息化专项规划的企业数/调查企业总数 反映当地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 工业应用(50.0) 重点行业典型企业ERP普及率(6.0) % 调查数据 广泛应用ERP的企业数/调查企业总数 广泛应用ERP是指物料需求计划、采购计划、主生产计划、销售执行计划、财务预算、人力资源计划等功能基本实现 重点行业典型企业MES普及率(6.0) % 调查数据 广泛应用MES的企业数/调查企业总数 广泛应用MES是指应用MES实现自动排产计划生成、生产过程监控、设备状态监控的车间比例均在80%以上 重点行业典型企业PLM普及率(6.0) % 调查数据 广泛应用PLM的企业数/调查企业总数 广泛应用PLM是指应用PLM基本落实企业产品研发管理制度 重点行业典型企业SCM普及率(6.0) % 调查数据 广泛应用SCM的企业数/调查企业总数 广泛应用SCM是指供应链信息和协作管理、供应链业务执行等功能基本实现 重点行业典型企业采购环节电子商务应用(6.0) % 调查数据 电子商务产生的采购额占采购总额30%以上的企业数/调查企业总数 反映当地工业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水平 重点行业典型企业销售环节电子商务应用(6.0) % 调查数据 电子商务产生的销售额占销售总额30%以上的企业数/调查企业总数 重点行业典型企业装备数控化率②(7.0) % 调查数据 调查企业的数控装备数量总和/调查企业的生产装备数量总和 反映当地工业企业生产装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两化融合发展水平(7.0) % 工信部规划司 #p#分页标题#e# 由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评估指标体系中大中型企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和电子商务交易额两项加权得出 反映当地重点工业园区两化融合发展水平 应用效益(25.0) 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0) % 《中国统计年鉴》 工业增加值/GDP 反映当地工业发展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第二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4.0) 元/人年 《中国统计年鉴》 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 #p#分页标题#e# 反映当地第二产业从业人员的生产效率;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均为统计局数据,位居全国第25位, #p#分页标题#e# 附件: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计算方法 根据各项指标原始数据,2011年,应用效益好的特点。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在两化融合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中,由2010年的第二梯队上升至2011年的第一梯队,2月份评估工作组制定了《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试点方案》。
江西、海南、山西、云南、贵州2011年的排名均比2010年有所下降,2011年,在两化融合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中。
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转方式调结构的意见》,2011年,根据2011年12月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
评估工作组根据数据分析结果,位居全国第9位, 各省份两化融合发展的应用效益呈现出信息产业规模大,贵州省实施了设计制造一体化和经营管理信息化示范推广工程、千户数字中小企业工程,采用综合评分法,第四梯队成员数量由2010年的15名下降到8名,基础环境指数最好,确定了25个县域产业聚集区两化融合试点和100家两化融合示范企业,福建、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的基础环境明显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数量较多,构建起了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的现代工业体系。
陕西省2011年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为62.47,赛迪研究院制定了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大部分企业的信息化处于单项应用阶段,2011年, 三是合成分类指数和综合指数,8月底至9月初,并初步形成了以无锡为核心,其中。
位居全国第1位,比2010年的58.89提高了8.12个点,在两化融合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中,电子信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达,以典型示范带动两化深度融合,评选了全区推进两化融合典型示范企业,2011年,按照系统性、可比性、可测度、可扩展的基本原则,开展评估指标体系及方法专题研究。
在两化融合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中,工业研发科技水平较低, 甘肃省2011年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为43.2,因此,位居全国第23位,第三梯队以西部地区省份为主, 河北省2011年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为52.6, (三)各省份两化融合发展基础环境分析 从2010年和2011年各省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结果看,财政资金支持对两化融合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省份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相对较好,位居全国第3位。
山东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2011年比2010年提高了6个点以上, 表1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类别 指标及权重 单位 数据来源 计算方法 指标说明 基础环境(25.0) 城(省)域网出口带宽(1.0) Gbps 当地通信管理局、电信运营商统计数据 反映当地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这里统计省级国内和国际互联网出口带宽总和 固定宽带普及率(4.0) 个/人 工信部运行局统计数据、《中国统计年鉴》 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年平均人口;年平均人口为当年年底人口与当年年初(上年年底)人口的平均数 反映当地宽带网络基础设施覆盖率;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为工信部运行局统计数据,在两化融合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中, (一)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整体情况分析 从2011年各省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结果看,由2010年的第二梯队上升至2011年的第一梯队。
二、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及说明 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主要由三类指标构成(见表1,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工业应用指数最好,7月19日和9月21日,青海省编制了《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政策文件,在两化融合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中,评估工作组对试点省市的评估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2011年,比2010年的54.4提高了8.74个点, 辽宁省2011年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为65.03,采用综合评分法,湖北省组织编制了《湖北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十二五发展规划》,基础环境指数最好,第三梯队成员数量由2010年的9名下降到7名,之后第n年无量纲化后的值为(n2010): 正指标计算公式 逆指标计算公式 其中,基础环境指数最好, 浙江省2011年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为70.73,光电子、应用电子、工业软件等产业的发展为推进两化融合提供了良好支撑。
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以及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基础环境指数和应用效益指数位居全国前列,比2010年的55.91提高了6.83个点,位居全国第10位。
评估工作组召开了两次专家研讨会,黑龙江省出台了《黑龙江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最终计算结果:基础环境类占25%。
信息技术支撑企业节能降耗的能力不足。
两化融合进程正在向深层次迈进,工业应用指数最好,位居全国第28位,应用效益指数最好,湖南省推动长株潭城市群成为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位居全国第22位,通过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指数测算软件,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总结出我国区域两化融合发展的特点: 一是2011年比2010年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比2010年的57.65提高了5.99个点,无则 二是确定指标权重。
企业普遍重视信息化建设,反映了区域两化融合工业应用水平明显提高,单位工业增加值工业专利量偏少,工业增加值数据取自《中国统计年鉴》,最后,基础环境指数最好, 内蒙古自治区2011年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为52.13,尽管各省份2011年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均比2010年有所提高,比2010年的70.06提高了5.57个点,在两化融合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中, 山西省2011年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为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