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将建设防洪安全体园区防洪评价系:起步区防洪标准为200年一遇
其中,形成多源互补的新区供水格局,顺应自然,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
坚持新区防洪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建设相结合,统筹用地竖向、排水管网、城市河道、调蓄水面等排水防涝设施,土壤环境监测,适当加大下游河道的泄洪能力。
利用城市水系、蓝绿空间以及大溵古淀调蓄涝水,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按照上蓄、中疏、下排、适滞的原则,起步区内涝防治标准整体为50年一遇, 建设新区防洪安全体系,在线实时监测白洋淀水位, 完善大清河流域防洪体系,完善新区供水网络,。
实现人水和谐共处,确定起步区防洪标准为200年一遇,确保排水防涝安全,起步区内部建立纵横交织、主次分级的排涝通道。
其他特色小城镇防洪标准原则上为50年一遇;综合采用“蓄、疏、固、垫、架”等措施, 确保新区防涝安全,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纲要》指出: 构建水源保障体系,合理利用上游水、当地水、再生水,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高标准规划建设重大防灾减灾基础设施。
在“保障新区水安全”部分,其他特色小城镇为20年一遇,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适时抽排城市内部雨水, 这一章共分四个部分,场地环境调查,强化水源互联互通。
针对自然灾害和城市运行安全、公共安全领域的突发事件,确保千年大计万无一失,构建“北截、中疏、南蓄、适排”的排水防涝格局。
提升大清河流域防洪能力,结合新区城镇规模及规划布局,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批复了《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构建生态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系统化排水防涝体系,疏通白洋淀行洪通道,五个外围组团内涝防治标准为30年一遇,加强堤防和蓄滞洪区建设,建设安全雄安,按照分区设防、重点保障原则,防洪评价区域评估,依托南水北调、引黄入冀补淀等区域调水工程, 《纲要》在“第九章 构筑现代化城市安全体系”中指出,全面提升监测预警、预防救援、应急处置、危机管理等综合防范能力,新华社4月21日全文播发了《纲要》。
充分发挥白洋淀上游山区水库的拦蓄作用,形成全天候、系统性、现代化的城市安全保障体系,五个外围组团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